(圖/ Unsplash)
臺灣房市進入傳統淡季後,買氣急凍,2025年7月全臺交易量明顯下滑,四大房仲業者同步公布最新數據,呈現「年月雙減」慘況。永慶房產集團交易量月減14%、年減42%;住商機構月減9.3%、年減43.7%;中信房屋月減7.6%、年減35.7%;台灣房屋集團統計七都月減7.3%、年減25.7%。市場買氣低迷,顯示「淡季更淡」成為今年房市關鍵寫照。
(圖/ 新北市政府)
House91找房趣企劃室主任曾崇典分析指出,第三季本就屬房市傳統淡季,加上7月暑假期間,多數民眾將重心放在家庭出遊,降低看屋意願。此外,月初的丹娜絲颱風及多日豪大雨預警,也衝擊中南部地區看屋安排,進一步影響整體交易表現。
在區域表現方面,永慶房產集團指出,與6月相比,臺南與高雄交易量月減近兩成,受天氣影響最為明顯。若與去年同期比較,臺北市年減逾兩成、臺南年減逾三成,其他五都則年減幅度超過四成,反映出市場信心顯著下滑。
(圖/ 本報記者翻攝)
房市交易不振也與政策持續調控有關。曾崇典表示,今年7月受到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影響,加上銀行資金緊縮、核貸條件收緊、貸款利率上調與成數下降等多重因素,導致民眾購屋意願進一步降低。不少買方面臨排隊放款、貸款不如預期等狀況,市場轉趨保守觀望。
根據House91找房趣的資料顯示,2025年第2季七大都會區房價指數季跌幅介於0.5%至2.7%,成交議價率明顯提升,顯示買方有議價空間,價格讓利可提高成交機會。曾崇典進一步指出,由於去年下半年部分換屋族在申請新屋貸款時已簽署出售首購屋的切結書,陸續將面臨出售期限壓力,市場預期將釋出更多讓利物件,議價空間有望擴大。
(圖/ 本報記者翻攝)
限貸令的效應逐漸發酵,已讓不少財務體質較弱的買方被迫退場。包括頭期款不足、收入較低的上班族購屋族群,難以承擔新貸款條件。而市場氛圍轉向「買方市場」,也吸引部分具備資金實力的買方進場尋找降價機會,現金買盤趁勢「撿便宜」的現象愈發明顯。
短期內房市回溫仍受限於政策與氣候等不確定因素。曾崇典認為,在政策未鬆綁、資金環境未改善前,交易量與房價恐將持續震盪,買賣雙方心態拉鋸恐延續至年底。
找房趣House91
(文/ 曾大衛)
租屋族快注意!政府政策看似保障,實際可能引發房租集體上漲與租霸現象
社子島區段徵收引熱議 臺北市府強調開發具公益性與必要性 拆遷戶享先安置後拆遷保障
新北市長侯友宜檢視淡北道路施工現場 力拚118年6月完工 淡水往返臺北將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