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放款壓力破表,銀行資金鏈恐面臨斷裂!
政策解讀

房地產放款壓力破表,銀行資金鏈恐面臨斷裂!

大衛 曾曾
1-26.jpg

(圖/pexels)

隨著金管會最新六月份銀行放款數據的公佈,房地產放款集中度問題浮上檯面。與三月份相比,房地產集中度超過35%的銀行數量迅速從9家攀升至14家,幾乎占據全體銀行的一半。短短三個月內,房地產放款(土建融與房屋貸款)總額暴增超過3000億元,引發市場對系統性風險的擔憂。  

兆元級放款爆發!三大銀行加速推高房地產風險

細分數據顯示,放款金額突破兆元大關的銀行從一家增加到三家,分別是土地銀行、台灣銀行以及中國信託。這三大銀行單單在房地產市場的總投入已超過3兆元,顯示出房地產業務對其資產配置的深遠影響,並暗示著更大的風險集中。  

2-25.jpg

(圖/打炒房聯盟)

八大行庫資金告急:新青安計劃加速吸血

另一方面,新青安計劃正以驚人的速度從八大公股行庫吸走資金。自三月份以來,這些行庫的不動產放款金額從6.5兆元激增至6.7兆元,預示著八大行庫的資金壓力正逐步增加。隨著房地產放款需求持續飆升,而存款增長卻趕不上,這些銀行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3-22.jpeg

(圖/pexels)

風險高地:中小銀行的土建融迷思

在此背景下,中小型銀行則選擇了風險更高的土建融業務,這些貸款多用於建商的房地產開發專案,如華泰商銀、台中商銀、陽信商銀、聯邦銀行、板信商銀(23%)、三信商銀(22%)、京城銀行(16%)等,這些銀行的土建融占比較高,暴露在更大的風險之中。  

4-15.jpg

(圖/pexels)

房價與放款集中度:央行下達最後通牒

針對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居高不下的情況,立法委員郭國文於7月10日要求央行與金管會設立房地產放款總量管制,而央行也在近期要求各銀行在9月6日前提交具體改善計劃。根據郭國文的觀察,自2020年12月起,央行已經進行了六波信用管制,但到2024年6月底,房地產放款集中度仍然高達37.4%,接近歷史高點的37.9%。  

郭國文指出,央行此次選擇從「集中度」入手,是為了遏制房價的繼續上漲,預期未來可能導致房價的下跌。儘管如此,這一總量管制對有購房需求的無殼蝸牛來說或將帶來更大的壓力。因此,郭國文呼籲金管會推出相應政策,落實居住正義,並建議銀行在審查不動產放款時,應優先考慮首購族,而非單純以利率高低為放貸依據。

找房趣House91
(文/ 曾大衛)

相關新聞
新聞
社子島區段徵收引熱議 臺北市府強調開發具公益性與必要性 拆遷戶享先安置後拆遷保障 9月 11, 2025
社子島區段徵收引熱議 臺北市府強調開發具公益性與必要性 拆遷戶享先安置後拆遷保障

社子島區段徵收引熱議 臺北市府強調開發具公益性與必要性 拆遷戶享先安置後拆遷保障

新北市長侯友宜檢視淡北道路施工現場 力拚118年6月完工 淡水往返臺北將更順暢 9月 11, 2025
新北市長侯友宜檢視淡北道路施工現場 力拚118年6月完工 淡水往返臺北將更順暢

新北市長侯友宜檢視淡北道路施工現場 力拚118年6月完工 淡水往返臺北將更順暢

都市計畫變更與區段徵收雙管齊下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正式開發 9月16日公聽會說明產業轉型細節 9月 10, 2025
都市計畫變更與區段徵收雙管齊下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正式開發 9月16日公聽會說明產業轉型細節

都市計畫變更與區段徵收雙管齊下 臺南科技產業專區正式開發 9月16日公聽會說明產業轉型細節

× LINE QR Code